茶话动态

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名优茶生产线,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

和生产效率,目前年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

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!
来源: | 作者:重庆茶叶集团 | 发布时间: 2022-06-15 | 103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提起苏轼,中国人似乎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,诗词文赋俱佳,琴棋书画皆通。但大家或许不知道,苏轼还是一名优秀茶学家,精通茶艺,还留下了许多茶诗。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大文豪的另一面吧!


苏轼生平


苏轼 (1036~1101) 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, 他一生充满了命运对这位天才人物的不公与调弄, 但苏轼总能以阔达的胸怀泰然处之, 以心灵的自我慰藉拮抗朝廷对他的一再贬谪。

纵观苏轼的一生, 在他三十多年为官生涯中, 遭遇了十几次的迁谪, 并且随着苏轼年龄的增长, 贬谪地的环境反而越来越艰苦, 这对于他的精神打击和身体摧残可想而知。但是在越来越艰苦的环境中, 苏轼并没有沉沦, 坚韧的意志和丰富的生活情趣使他摒弃了绝望的情绪, 始终以从容的态度面对挫折。


苏轼精于茶道, 对茶的热爱贯穿他生命的始终。他对种茶、鉴茶、烹茶和品茶都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见解, 并写下了大量的相关诗文, 即便是身处条件艰苦的贬谪之地, 对茶的种植、烹饮和品赏也是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而长期的贬谪生涯, 在带给苏轼个人以艰辛经历的同时, 也使得他得到了观察和品饮不同茶区所产茶叶的机会, 从而丰富了对茶诗内容的创作。在对茶的态度中, 折射出苏轼对人生至境的执着追求, 尤其在考虑到这种灼热的情感是从冰冷的谪居环境中生发而出时, 更会使得后来的读者感动不已。

北宋茶文化背景


宋代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巅峰时代,宋代舍弃了唐代将茶末放在充满水的茶釜中的煎煮茶法,而开始改用点茶法。点即充注之意,将末茶放在茶盏再用沸水滴注,并以茶筅搅拌,使茶、水融合,等到茶汤呈现乳白色就可品饮。


宋代还盛行分茶,分茶又称「茶百戏」、「水丹青」利用茶匙(徽宗后改用茶筅)使茶汤其产生图案、文字,根据点茶者技术或手法的不同,汤花、水纹会变化成鸟兽、云雾等各种图案。《荈茗录》之中记载有位名叫福全的人技艺高超,可在茶汤上变化出一首绝句,此种技艺在宋代士大夫之间十分流行。



苏轼茶诗简析


望江南·超然台作
苏轼
春未老,风细柳斜斜。试上超然台上看,半壕春水一城花。烟雨暗千家。
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。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。诗酒趁年华。

译:春天还没有过去,微风细细,柳枝斜斜随之起舞。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,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,满城处处春花明艳,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,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。

寒食节过后,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。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,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,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


浣溪沙
苏轼
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

译:细雨斜风天气微寒。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。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,水势浩大,茫茫一片。
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,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。而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。



参考文献:《从苏轼茶诗看北宋茶文化.刘晗》、《谪迁背景下的苏轼茶诗略论.杨昇》

图片来源:《Google图片》